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9月12日专为备考2024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是后3位。()
答 案:对
解 析:《食物成分表2002》中采用的6位数字编码方法,前两位是食物类别的编码,第三位数字是食物的亚类编码,最后三位是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
2、枸杞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强腰膝的功效。(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3、称重记账法可以进行个体膳食摄入情况的分析。()
答 案:错
解 析:称重记账法只能得到全家或集体中人均的摄入量,难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4、人口调查资料有助于估计当地的食物需要量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状况。( )
答 案:对
单选题
1、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 )。
- A:10%~20%
- B:20%~25%
- C:25%~30%
- D:30%~40%
答 案:C
2、儿童维生素C缺乏时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A:腹泻
- B:易激惹
- C:呕吐
- D:体重增加
答 案:D
解 析:儿童维生素C缺乏时表现为易激惹、体重不增,可伴有低热、呕吐、腹泻等。
3、下面哪种豆类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最高( )。
- A:煮黄豆
- B:豆浆
- C:豆腐
- D:豆芽
答 案:C
4、膳食补钙的最佳来源为( )。
- A:豆类
- B:绿色蔬菜
- C:奶类
- D:海产品
答 案:C
多选题
1、下列()属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规定的强制标示内容。
- A:食品名称和配料清单
- B: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
- C: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 D: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 E:产品标准号和质量等级
答 案:ABCDE
2、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 A:维生素A对学龄前儿童生长、视觉、免疫力等有重要作用
- B:维生素B1、B1和烟酸在保证儿童体内的能量代谢以促进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 C:维生素B1、B2和烟酸3种维生素常协同发挥作用,缺乏症可能混合出现
- D:维生素B1主要来源于非精制的粮谷类、坚果、鲜豆、瘦肉和内脏
- E:维生素C典型缺乏症和亚临床缺乏目前都很少见
答 案:ABCD
3、针对锌缺乏,膳食干预中应多补充()。
- A:动物内脏
- B:黄绿色蔬菜
- C: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 D:红肉
- E:贝类
答 案:ADE
4、青少年选择食物的要点包括()。
- A:注意铁、锌的补充
- B: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 C:保证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摄取
- D: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取
- E:每天注意摄入一定量的奶类和豆类,以保证钙的充足
答 案:ABC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怎样测量婴幼儿的头围和胸围。
答 案:(1)头围测量①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或前方,被测婴幼儿取坐位或仰卧位。
②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软尺经枕骨粗隆(后脑勺最突出的一点)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
③软尺在头两侧的水平要一致。
④测量时,婴幼儿需脱帽,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不能打折,长发或梳辫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使软尺紧贴头皮。
⑤读数时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胸围测量
①测量者立于婴幼儿右方,被测婴幼儿取仰卧位,自然躺平,使其处于平静状态。
②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被测婴幼儿胸前右侧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回至零点。
③测试时应注意保持软尺在婴幼儿后背的位置准确,必要时可由一名助手帮助固定后背软尺位置;各处软尺轻轻接触皮肤,皮下脂肪较厚的要幼儿,软尺接触皮肤宜稍紧些。
④取婴幼儿平静呼吸时的中间读数。
⑤读数时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位。
3、请简述食谱的综合评价内容。
答 案:(1)食谱的能量和营养素计算。如以前学习的食谱能量和营养素计算食谱评价的最基本方法,计算完成后应与参考摄入量或营养目标比较。检查是否达到要求。首先是能量是否达到目标要求。(2)食物种类和比例。另外最常用的评价是食物品种和数量是否足够,食谱中所含五大类食物是否齐全,是否做到了食物种类多样化、各类食物的量是否充足?
(3)三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是否适宜?动物脂肪是否过量?
(4)蛋白质来源分布或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比例是否恰当?其他主要微量营养素来源如何?
(5)三餐能量摄入分配是否合理,早餐是否保证了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
(6)烹饪方法是否合适,营养损失和数量损失率较少甚至最少为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