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08月20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年08月20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08/2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8月20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情感反应与内容反应的区别在于( )。

  • A:前者针对的是求助者的情绪反应
  • B:后者针对的是求助者的内心感受
  • C:前者关心的是求助者的认知活动
  • D:后者关心的是求助者的谈话过程

答 案:A

解 析:内容反应着重于求助者言谈的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

2、好的测量单位应具备(  )。

  • A:确定的大小
  • B:相同的意义
  • C:确定的意义
  • D:明确的价值

答 案:C

3、最接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是( )。

  • A:加法模式
  • B:中心品质模式
  • C:平均模式
  • D:加权平均模式

答 案:B

解 析:中心品质模式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4、大脑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

  • A:言语听觉中枢
  • B:视觉性言语中枢
  • C:言语运动中枢
  • D:书写性言语中枢

答 案:C

解 析:略。

5、“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属于一种()策略。

  • A:自我阻碍
  • B:自我暴露
  • C:自我约束
  • D:印象整饰

答 案:D

解 析: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待,也称印象整饰。常用的印象整饰策略包括:①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已;②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④投其所好。

6、对SCL-90的因子分和廓图进行分析时,可以得到的结果是()。

  • A:完全不能反映咨询效果
  • B:反映受测者的具体症状群特点
  • C:以总分反映症状严重程度
  • D:以总分的变化反映症状的演变

答 案:B

7、人类性道德主要特点不包括()。

  • A:多样性
  • B:一致性
  • C:继承性
  • D:私密性

答 案:D

解 析:性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是对性行为的规范。性道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多样性,不同地区文化、民族、社会、宗教,甚至同一社会中的不同阶层,道德评价可以相去甚远;2)一致性,人类的大多数群体,是把人的性行为限制在婚姻范围之内,这一点在全人类有共同性;3)继承性,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J总是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风俗一代代保留下来,性的道德继承就是这一类性质的继承;4)双重性’性道德的双重性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想期待与现实行为脱节,二是对男女的性行为的道德评价不一致。

8、如果提供求助者临床资料的是心理咨询人员,对这些材料应该()。

  • A:直接使用
  • B:重新收集
  • C:弃置不用
  • D:进行核实

答 案:D

解 析:咨询师必须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进行核实,若资料来源不是求助者自身,而是其亲友或转诊的中介人,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去伪存真地审视这类资料,在整理资料时,来自亲友和中介入的资料,应首先判断其真实程度并给以附加说明后,方可使用。中介入若是心理咨询人员,其提供的某些资料,很可64能包括一些初步诊断性的结论,对这些结论性资料也应进一步核实,核实之后才能被视为可用资料。

多选题

1、心理咨询师对每一级刺激所给的刺激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
  • B:不可引发求助者焦虑
  • C:大到引起求助者焦虑
  • D:引起焦虑的1/2量

答 案:AC

解 析: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尤其要注意的是,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

2、经营者的下列做法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是()。

  • A:采取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为3000元
  • B: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 C: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
  • D:通过给予对方单位某技术人员提成的方式换取他手里的技术资料

答 案:CD

3、注意的特征有()。

  • A:注意的广度
  • B:注意的稳定性
  • C:注意的转移
  • D:注意的分配

答 案:ABCD

解 析:注意的特征包括:①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叫注意的范围。②注意的稳定性,指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③注意的转移,指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的现象。④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4、归因的影响因素包括()。

  • A:社会视角
  • B:时间因素
  • C:自尊水平
  • D:空间位置

答 案:ABD

解 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中影响归因因素的掌握情况。影响归因的因素共有四种:(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则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进行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的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不过失眠患者往往有相反的归因倾向,即他们认为失眠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所以,对部分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观察位置。人们观察事物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会有差异。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选项C的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与归因没有关系。

5、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

  • A:必须其中有非常熟练的
  • B:必须都是非常熟练的
  • C:不能有内在的联系
  • D:必须有内在的联系

答 案:AD

解 析: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J司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都是注意分配的例子。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否则注意的分配将是不可能的。注意分配的另一个条件是,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内在联系的活动是很难同时进行。

6、黄某前精神症状包括()。

  • A:错觉
  • B:思维奔逸
  • C:幻觉
  • D:关系妄想

答 案:BCD

7、神经衰弱的症状包括()。

  • A:入睡困难
  • B:注意力过于集中
  • C:多梦易醒
  • D:易烦恼

答 案:ACD

解 析:神经衰弱的症状主要有:患者易烦恼、易激惹、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疲乏、效率低。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