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8月6日专为备考2024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营养成分表里的构成包括能和营养成分的名称、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该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等内容.(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2、用盐搓揉凉瓜,挤出水分然后炒制的做法可导致盐破坏了营养素。( )
答 案:错
解 析:暂无
3、婴幼儿和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低于成人。()
答 案:错
解 析:婴幼儿和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
4、一般食物从生到熟都有一个变化,一方面是质量变化,另一方面是营养素种类的变化。()
答 案:错
解 析:一般食物从生到熟都有一个变化,一方面是质量变化,另一方面是营养素含量的变化。
单选题
1、下列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 )。
- A:谷类
- B:肉类
- C:蛋类
- D:奶类
答 案:C
2、牛奶中乳糖含量一般为()g/100g。
- A:5.5~6.5
- B:2.5~3.5
- C:4.5~5.5
- D:3.5~4.5
答 案:C
解 析: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和2004版,牛奶中的营养成分的大致数量级为:蛋白质和脂肪为2.5~3.5g/100g、碳水化合物(即乳糖)约为4.5~5.5g/100g,维生素B2约为0.10~0.20mg/100g,胆固醇含量根据脱脂与否含量变异较大,约为10~50mg/100g,钙为110mg/100g,磷为70mg/100g。
3、( )几乎不引起维生素的损失。
- A:煮鸡蛋
- B:煎鸡蛋
- C:炒鸡蛋
- D:烧鸡蛋汤
答 案:D
4、花生易受到( )污染而出现食品卫生问题。
- A:大肠菌群
- B:肠道致病菌
- C:霉菌
- D:酵母菌
答 案:C
多选题
1、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包括()。
- A:文字精练、用语准确
- B: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调查成果
- C:报告完整,结论明确
- D:报告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 E:报告后附必要的表格或附图,以方便阅读和理解
答 案:ABCDE
2、下列()属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规定的强制标示内容。
- A:食品名称和配料清单
- B: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
- C: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 D: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 E:产品标准号和质量等级
答 案:ABCDE
3、影响GI的因素有()。
- A:咀嚼强度
- B:食物烹调加工方式
- C:胰岛素反应强度
- D:胃排空率
- E:小肠中淀粉酶的含量
答 案:ABCDE
4、称重记账法应注意()。
- A:尽量注意称量各种食物的可食部,如果称到的为市品毛重,则应根据可食部比例折算成可食部数量
- B:在调查期间不要忽略各种小杂粮和零食的登记
- C:要特别注意油、盐、酱、醋等调味品的实际称量重量
- D:家庭食物称重法中在外就餐也要计算在餐次总数中
- E:要考虑人日数和总人日数的计算问题
答 案:ABC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案例描述:在进行体格测量时,调查员用钢卷尺测量了一位20岁学生的身高,所测数据为175cm,用体重计测得其体重90kg,腰围98cm,臀围101cm。体检发现在60mm范围内出血点达10个,其余检查未发现异常。在测量腰围时,调查员按下列步骤进行测量:被测者自然站立,低头含胸,测量者选择被测量者腰部最粗部位作为测量点,将钢卷尺绕腰一周,在吸气末呼气初开始读数,并记录读数。请根据上述情景描述回答以下问题。按照一般情况,该学生的标准体重应为多少?
答 案:按照一般情况,该学生的标准体重应为:175-105=70kg。
解 析:
3、请简述学校营养配餐的原则。
答 案:(1)保证营养平衡。①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膳食应满足人体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不仅品种要多样,而且数量要充足,膳食既要能满足就餐者需要又要防止过量。对于生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还要注意易缺营养素如钙、铁、锌等的供给。如仅提供营养午餐,则提供给学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应达到一天推荐摄入量的40%。
②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膳食中能量来源及其在各餐中的分配比例要合理;要保证膳食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占适宜的比例;要以植物油作为油脂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各矿物质之间也要配比适当。
③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等食物的平衡搭配。
(2)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的口味。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既使膳食多样化,又能照顾就餐者的膳食习惯。注重烹调方法,做到色香味美、质地宜人、形状优雅。
(3)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情况。主要是熟悉市场可供选择的原料,并了解其营养特点。
(4)兼顾经济条件。既要使食谱符合营养要求,又要使进餐者在经济上有承受能力,才会使食谱有实际意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