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07月23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年07月23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07/2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7月23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以下最不适合团体咨询的对象有()

  • A:乐观的人
  • B:有固定职业的人
  • C:极端内向的人
  • D:爱哭的人

答 案:C

2、癔症分离性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  )

  • A:意识障碍
  • B:遗忘障碍
  • C:梦游
  • D:情感爆发

答 案:D

解 析: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较常见,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3、团体心理咨询之父是( )。

  • A:普拉特
  • B:罗杰斯
  • C:沃尔普
  • D:艾根

答 案:A

解 析:在团体咨询发展的过程中,最早尝试将团体形式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是美国的内科医生普拉特。他被称为“团体心理咨询之父”。

4、在对常模团体进行取样时,关键是样本()。

  • A:数量必须大
  • B:要有代表性
  • C:抽样必须随机
  • D:应人为划定范围

答 案:B

5、标准二十分是()。

  • A:以11为均数,3.5为一个标准差
  • B:以10为均数,3为一个标准差
  • C:以10为均数,2为一个标准差
  • D:以10为均数,2.5为一个标准差

答 案:B

6、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150名14~16岁的男孩进行平均身高的检测,抽取1/3作为样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样本量为50
  • B:K=150/50=3,可分50段,每段3人,取1人
  • C:每段均从高到矮排列,取最高者
  • D:将150名男孩进行编号,随机抽取一人做第K个人,再依次抽取第K+3人构成样本

答 案:C

解 析:系统抽样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也无等级结构存在。如果发现排列有某种内部循环规律存在,就不能如此进行了。因此,C项是错误的。如果按照C项进行抽样,会使结果偏高。

7、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 B:社会科学
  •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 D:哲学

答 案:C

解 析: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是心理学内部长期争论的焦点,现在更多的学者认为心理学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科学。

8、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

  • A:成熟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人因素
  • B: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 C:个人经历、社会环境非规范事件
  • D:生活事件、人格、社会环境

答 案:A

多选题

1、寻找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

  • A:躯体疾病
  • B:年龄差异
  • C:社会交往
  • D:性的差异

答 案:ABD

解 析:在寻求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需要考虑:1)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2)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3)考虑生理年龄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4)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2、以下哪种情况属不诚实劳动?()

  • A:出工不出力
  • B:炒股票
  • C: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 D:盗版

答 案:ACD

解 析:劳动收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炒股也是劳动,更不属于不诚实劳动。

3、注意的特征有()。

  • A:注意的广度
  • B:注意的稳定性
  • C:注意的转移
  • D:注意的分配

答 案:ABCD

解 析:注意的特征包括:①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叫注意的范围。②注意的稳定性,指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③注意的转移,指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的现象。④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4、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是( )。

  • A:仪表堂堂
  • B:语言规范
  • C:举止优雅
  • D:待人热情

答 案:BD

解 析: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有: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

5、老年人人格的变化趋向包括( )。

  • A:缺乏安全感
  • B:孤独感
  • C:适应性强
  • D:回忆往事

答 案:ABD

解 析: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6、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A:模仿
  • B:竞争意识增加
  • C:被评价的焦虑减弱
  • D:责任意识降低

答 案:CD

解 析: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并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7、关于注意分配的条件,正确的说法包括所从事的几种活动( )。

  • A:必须使用同一个心理资源
  • B:必须有一些是非常熟练的
  • C:必须有一些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 D:一般不能使用同一感觉通道,同一种心理操作

答 案:BCD

解 析: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 注意分配。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一是从事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是非常熟练的,一是从事的活 动应该有内在的联系,并在不同的感觉通道内。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