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7月20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团体心理咨询的长期目标是()。
- A:帮助成员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 B:增进成员的表达能力,提高成员的倾听能力
- C:以成功的团体经验来改善成员的自我概念
- D:帮助成员独立自主并不再依靠团体来解决问题
答 案:D
解 析:团体心理咨询的长期目标包括:使成员对自己的特长和缺点具有敏觉力;学习以社会能接受的行为来解决问题;提供成员学习社会期望的机会和场所;帮助成员觉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未来和他人的影响;帮助成员在社会上发展自我,但不与社会冲突;帮助成员独立自主、不再依赖团体来解决问题;鼓励成员在团体内提供最大的贡献。ABC三项皆为短期目标。
2、在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 )。
- A: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 B:家庭作业
- C: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 D:行为技术
答 案:A
解 析:修通阶段的主要技术有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家庭作业,其他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苏格拉底辩论术,即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
3、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或称有效方差)与()方差的比率。
- A:误差
- B:总
- C:随机误差
- D:系统误差
答 案:B
4、SAS共包括20个项目,各项目均按其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评分。
- A:3级
- B:4级
- C:5级
- D:7级
答 案:B
解 析: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为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其评分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小部分时间有;“3”表示相当多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
5、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
- A:百分等级
- B:百分位数
- C:四分位数
- D:十分位数
答 案:B
6、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A:职业技能比职业道德重要
- B:提高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职业技能
- C:职业技能是立身之本
- D: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素质没有任何关联
答 案:B
解 析: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7、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进行的会谈属于()。
- A:治疗性会谈
- B:咨询性会谈
- C:危机性会谈
- D:鉴别性会谈
答 案:D
8、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 A:斯皮尔曼
- B:卡特尔
- C:瑟斯顿
- D:吉尔福特
答 案:B
解 析: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①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②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记忆储存信息为能力,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多选题
1、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维度包括()。
- A:内外倾
- B:稳定性
- C:神经质
- D:精神质
答 案:ACD
2、在压力作用后,出现滞后型临床症状,是由于潜在的模糊观念( )。
- A:因类似情境出现而被还原
- B:因被赋予新意义而明朗化
- C:再次发生效用并重新隐藏了起来
- D:再次发生效用并表现在临床相上
答 案:ABD
解 析:滞后型的临床相,是压力在中介系统中进行处理时,由于中介系统的子系统 ——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较迷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当 后来的类似事件出现时,积存的模糊观念又被激活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获得新意义的模糊观 念明朗化,于是再次发生效用。一旦表现在临床相上,便形成滞后型的临床相。
3、有员工这样说“板着面孔训人,我们不怕;不联系实际讲大道理,我们不昕;说一套做一套,我们不服;自己做好了的事再要求我们做,我们不得不服。”这段话表明()。
- A:民主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集中力量,又会丧失权威
- B:国企体制必然导致员工“牛气”,进而造成组织纪律涣散
- C:领导身先士卒、做出表率是一种带动力量
- D:坚持原则、以德服人是公道的具体表现
答 案:CD
4、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是( )。
- A:仪表堂堂
- B:语言规范
- C:举止优雅
- D:待人热情
答 案:BD
解 析: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有: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
5、米勒认为,人格适应方面存在着的冲突有()。
- A:双趋冲突
- B:双避冲突
- C:趋避冲突
- D:双重趋避冲突
- E:正反冲突
答 案:ABCD
6、疑病神经症的主要特点包括()。
- A:对身体过分关注
- B: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
- C:迫切要求治疗
- D: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
答 案:AB
7、寻找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
- A:躯体疾病
- B:年龄差异
- C:社会交往
- D:性的差异
答 案:ABD
解 析:在寻求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需要考虑:1)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2)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3)考虑生理年龄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4)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