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9月24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
答 案:对
解 析:副溶血性弧菌嗜盐,在海水中或含盐2%~4%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2、食用自制发酵食物后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肉毒梭菌芽孢引起。( )
答 案:对
3、膳食纤维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
答 案:错
解 析:膳食纤维是一种重要的非营养素,它是碳水化合物中的一类非淀粉多糖及寡糖等。
4、维生素A缺乏时生理盲点会缩小。()
答 案:错
解 析:生理盲点的变化对判断人体维生素A的缺乏程度是一个较灵敏的指标,正常人生理盲点面积约为1.8cm²,若维生素A缺乏,生理盲点会扩大。
单选题
1、青春期性发育迟缓的可能原因是缺乏( )。
- A:钙
- B:维生素A
- C:锌
- D:碘
答 案:C
2、维生素C负荷实验是在受试者口服维生素C后收集()h内的尿做测定。
- A:5
- B:4
- C:3
- D:2
答 案:B
解 析:维生素C负荷实验:受试者口服维生素C500mg,收集随后4h尿做总维生素C测定,若排出大于10mg,为正常;若排出小于3mg,表示缺乏。
3、发芽马铃薯引起中毒的成分是( )。
- A:组胺
- B:龙葵素
- C:皂苷
- D:氰苷
答 案:B
4、缺锌对血脂的影响不包括( )。
- A:可以升高血胆固醇
- B:可以升高LDL-C
- C:可以升高TG
- D:补锌可以升高HDL-C
答 案:C
解 析:缺钙可致TC和TG升高 锌 (降)。缺锌可能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可升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补充锌之后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多选题
1、下列属于安全运动条件的是()。
- A:身体不适时要休息
- B:一开始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 C:水分的补给充足
- D:饿了也要坚持运动
- E:可以长时间进行室内运动
答 案:ABC
2、下列关于计数资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缺乏病人数等
- B: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观察单位个数的资料
- C:观察单位个数所得的资料
- D:一般为无序变量
- E:一般有单位为有序变量
答 案:ABD
3、下列()方法可以避免食物中营养素的流失。
- A:淘米的次数不要多
- B:煮米粥加碱
- C:发酵面食使用鲜酵母
- D:蔬菜先洗后切
- E:蔬菜先热烫再炒
答 案:ACD
4、增加膳食纤维的途径包括了()。
- A:多吃粗杂粮
- B:多吃全谷类食物
- C:水果蔬菜连皮连子吃
- D:食物多样化
- E:按照食品标签,选择高膳食纤维食品
答 案:ABCDE
简答题
1、计算人日数、标准人系数的方法及其实际意义是什么?
答 案:(1)人日数①公式: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
②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一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1个人日。总人日数是指全体全天个人总餐之和。只有在调查集体、家庭人员且每日吃饭人数不同时才用。个人人日数计算在家庭和集体就餐单位调查中很重要,24h回顾法在外就餐也要询问,并计算在餐次总数内。
(2)标准人系数
①由于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无法用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因此,一般将各个人群都折合成标准人进行比较。折合的方法是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以其能量供给量10.03MJ(2400kcal)作为1,其他各类人员按其能量推荐量与10.03MJ之比得出各类人的折合系数。然后将一个群体各类人的折合系数乘以其人日数之和被其总人日数除即得出该人群折合标准人的系数(混合系数)。标准人日计算公式为: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总标准人日数为全家每个人标准人日之和。
②人均食物或营养摄入量除以混合系数即可得出该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出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后,就能够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的人群之间进行比较。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
2、(1)请回答:按标准每日应提供多少能量?
答 案:每日能量需要量的计算①该女性的标准体重(kg)=身高-105=165-105=60kg;
②该女性BMI=体重(kg)÷[身高(m)]2=68÷(1.65)2=25,故该女性属于超重(24~27.9);
③每天应提供能量(kcal)=能量供给标准×标准体重=60×30=1800kcal。
3、家庭中可使用哪些方法来预防或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答 案:预防食品腐败变质,主要是针对引起腐败变质的各种因素而采取各种合理的加工处理和食品保藏措施。家庭常用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方法有冷藏、加热、盐腌和干燥、酸渍和酸发酵等。(1)冷藏。即使用冰箱保藏食品,对食品质量影响不大且相对安全。低温可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和降低化学反应速度。食品冷藏方法可分为冷却和冷冻两类。冷却是指使食品温度适当降低(一般降至0℃~4℃)的保藏方法(即普通冰箱的冷藏室),而冷冻则是指在0℃以下使食品冻结的保藏方法(即普通冰箱的冷冻室)。
(2)加热。食品加热至60℃以上即属于热处理。如63℃30min的传统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繁殖型微生物,包括常见致病菌,同时可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结构和营养素,多用于鲜奶、啤酒、酱油和某些饮料的杀菌。食品热处理最常用的温度100℃(即煮沸,以常压下水沸为标志),可消除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同时也是习惯上认为食物生熟的界限温度。100~121℃属于高温杀菌,必须借助高压方可达到,多用于家庭制作罐头等需长期无菌保藏的食品。家庭食品加热处理除传统烹调外,还可使用微波加热和电磁炉等。微波属于高频电磁渡,其加热的特点是使食品内水分子产热,故升温快且受热均匀,杀菌效果好(如大肠杆菌15s可全部杀灭),营养素损失少,且节省能源,通用予水分分布均匀食品的加热和再加热。但应注意加热温度太高和时间太长可产生一些有毒性的化学物,反复加热的煎炸油中禽大量的过氧化物、低分子分解产物、脂肪酸的二聚体和多聚体等有害物质。
(3)盐腌和干燥盐腌保藏食品使用的食盐浓度应达到10%以上,并应注意在盐渍初期要严防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盐腌后加以干燥处理可加强其防腐作用,如香肠、腊肉等。干燥后的食品也应注意密闭包装或低温保存,防止吸水。
(4)酸渍或酸发酵酸渍指用醋酸或食醋浸泡食品,其醋酸浓度达到1.7%以上(pH值2.5以下)。醋发酵主要指利用乳酸杆菌等微生物进行的乳酸发酵和醋酸发酵(如酸泡菜、酸奶等),可抑制大多敷庸败菌的生长。
精彩评论